專注地守護當下的真實:車禍創傷預防實戰篇(一)

雖然這次從台灣回美國的旅程上出了點小意外,剛好老天爺讓我有「身體力行」的機會,把過去一周多在台灣努力教學的的創傷復原與預防策略,每一個都實際用上了,在此也整理成本文與大家分享~

在平安夜離開台灣,回到美國時依然是平安夜,LA到Seattle,再到Spokane。兩班美國國內線的飛機都滿座,想換提早的班次還都沒有位置。因此,飛機抵達Spokane的時候已經超過晚上十點半了。幾乎每個旅客都有家人來接,第一次看到這個機場有這麼多人!

當初規劃這個行程的時候,是想請來接機的老公跟我在Spokane住一晚,隔天可以觀賞一下這座小城市的聖誕風景。人算不如天算,原本要住在他們媽媽家的兩個兒子,因為種種因素,很開心地可以跟我們一起過節,所以,老公接了我,還需要開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的車才能回到家。

美國內陸是大陸型氣候,我們處的緯度,在這幾年全球暖化之後,從原本白雪覆蓋的耶誕節,轉為一天之內溫度可能在零度上下變化很大的氣候。老公說,這一天白天一大早曾經下雪又融化了,晚上路況還不錯,所以他就開了沒有裝雪胎,但是有四輪傳動與四季輪胎的Honda Passport。

從Spokane回Pullman的路況一直都還可以,不過,沒想到,就在快要抵達Pullman大約四公里的地方,因為當晚氣溫突然急速下降,路面結成冰(美國人叫這種冰,black ice,因為路面黑壓壓的,其實遠遠也看不出來已經結冰),我們的車就突然失去控制,在路上左右搖擺了三四次之後,老公知道車子已經完全失控了,只好選擇把時速大概八十公里的車子往路旁的麥田給他開進去。(開進麥田比留在路上是更安全的選擇,因為這時候最怕的是對面突然有來車。)

預防車禍創傷小祕訣一:專注在當下自己可以做的 

還好,因為車子從打滑到開出路面大約有幾秒鐘的時間,所以我的手就穩穩抓住車窗上的把手。看著車子衝出路面,進入匍匐不平的路邊溝時,全身上下都有一種,來吧,我已經準備好的感覺。

這幾天在講解身心容納之窗的時候談到,身心面對壓力所激起的防衛反應本身並不一定會造成創傷,不管外在壓力有多大,只要我們的身心覺得自己目前的戰鬥與逃跑是有方向、有目的,在短時間之內,我們的身心並不會被逼出容納之窗之外。

所以,當車子開始向右翻轉第一次的時候,我的身體已經準備好了,用一種去泛舟面對大波浪的心情,想說,就隨它翻吧。

翻完第一次,很像坐那種三百六十度旋轉的雲霄飛車,很自然地有一種,還好啦,我還OK的感覺,嘴裡也一不斷跟老公(也跟自己)說,I am OK。就在這種身心覺得可以因應的狀態下翻完第二圈,之後第三圈翻了四分之三,車子就停住了。

預防車禍創傷小祕訣二:與人說話 & 解凍三三三

過去幾天在台灣上課的時候我也提到,身心在容納之窗之內的時候,人很自然地會想跟其他人互動溝通,反過來,與人互動其實也可以幫助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

在車子左下右上停下來的時候,坐在右邊駕駛座上的我,覺得自己像是小猴子一樣的,用四肢把自己卡在空中。跟老公彼此確認沒有什麼大傷之後,沒有任何流血之後,老公一邊打電話給911,我也在旁邊一起觀察並描述環境。

這觀察並描述環境正是我在書中提到的解凍三三三,眼珠子掃視環境,同時一邊用語言描述出來自己目前狀況(自己在腦子裡對自己做簡報),有助於自己活在當下,而不至於身心解離。

我看到我們的車其實離路面不算遙遠,大約只有五六公尺吧,我當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們還是要趕快爬出車子之外。避免有任何車子再次撞到我們(當年,好朋友的先生就是這樣喪生的)。

可是我旁邊的車門打不開,所以我只好爬到後座,還好,後座的車門一推就開,只是因為重力,我一個人沒有辦法把它往上推,剛好,這時候有一輛車停下來,裡面的三個人也走出來幫忙,在他們幫我把車門往上抬之後,我就像小猴子一樣順利爬出來了。

我爬出來之後,才發現後面行李箱的窗戶和車門早就震開了,老公也看到了,所以就從後面爬了出來。最神奇的是,我的兩個行李箱沒有掉出來,只有包包稍微飛出去,還好,包包裡面塞滿東西,所以現在打字的電腦也毫髮未損。善心的路人,讓我們到他們的車子裡面坐了一下下,還把暖氣打開來讓我覺得溫暖些。

最感恩的是,其實還困在車子中時,有看到一輛車開過去,後來有兩輛車停下來,比較大的那輛車的人看到小車子裡面的三個年輕人出來幫忙,他們看了一下也就離開了,還是這三個開著小破車,感覺有點嘻皮的年輕人比較有熱忱,畢竟那時候戶外的溫度已經是零下不知道幾度了。(老公還回車上拿了兩樣他在乎的東西,我是抱著自己的背包,因為知道重要的精油都在這裡面)。

預防車禍創傷小祕訣三:專心釋放身心的緊張

後來,義務消防隊救護車來了,我請幫助我們的路人給我他們的手機號碼,跟他們說了謝謝,我們就換到消防救護車裡面去(這個鄉下有很多時候是靠義務消防隊員們第一時刻趕到各種現場幫忙)。還有,我可是隨時繼續保護我的背包跟我那兩大箱的行李,還跟他們解釋說,我剛坐了二十四個小時的飛機,我的行李很重,因為我帶了一打書。

一進到車子後面,我就很有禮貌地問他們介不介意我使用精油,我解釋說,香味可以幫助我穩定心情。大概因為我面帶笑容,又自已在那邊用精油東抹抹西抹抹,主管的人一進來,就只有一直問我老公有沒有受傷,完全沒有理我,連血壓都沒有人幫我量(不過這時候我也不想被他們理)~

他們幫我老公量血壓,有點高,老公有覺得脖子有點硬,所以他們就開始按照標準流程請他躺好,開始把他的頭固定好。躺在擔架上的老公問我我是不是被嚇呆了,我很輕鬆的說,真的沒有耶~主管的人也再問我一次,你有什麼地方覺得不舒服嗎,我跟他們說,沒有,我是心理師,我知道怎麼照顧自己。

結果,主管的人就說,那你不能待在車子的後面,這裡是只有給病人的空間,他叫我要去坐車子前面駕駛座旁邊的乘客位置。(可是電影裡面都不是這樣演的啊,不是可以跟著一起上救護車的嗎?而且,我一看就知道,除了主管的人還有另一個女生比較有經驗,後面還有兩個看起來就像是實習生的新手,是在一邊看著學的)。

我就蠻自我肯定的說,我是專門做創傷復原的心理師,我不能在後面陪我老公嗎?主管的人一副很權威的樣子說,不行。老公也在一旁說,就乖乖照他們的話作吧。主管的人還要我把背包放在一旁,還好,我繼續很自我肯定的說,我喜歡這樣抱著我的背包,讓我有安全感~(開完笑,我的精油都在理面,才不要給你們拿走呢~)

既然不能陪老公,那我就專心照顧自己吧~因為,要預防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重點之一,就是在事發後,確認身體沒有需要急救的地方之後,專心地讓自己的身心緊張可以逐步放鬆。彼得列文在他的書中也分享自己遇上車禍的經驗,他示範了很自我肯定的告訴急救人員自己需要什麼和不需要什麼。同時,彼得列文也強調,即便他身體有受傷,在救護車運送過程中,他依然專心地幫助自己的身體逐步釋放緊張壓力。

還有,我心裡也在想,好吧,反正其實我也看得出來,我老公沒有受什麼大傷,只是因為他抱怨脖子有點痛,你們就必須要按照標準流程走,還讓警察先把話問完才開始開往醫院(真的有大傷要急救哪還可以這樣啊?)。那我就專心照顧自己吧。

坐在乘客位置上,我告訴稍稍年輕一點的駕駛,我要使用精油,還要專心冥想,如果我的身體有抖動,只是我在釋放身體的緊張。駕駛笑笑地說他不介意(我覺得他們應該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奇怪的人吧~)我又用精油輕輕按摩自己的頭跟脖子,一邊專注在緩緩吐氣,一邊輕輕發出voo的聲音,把震動往身體下方傳去,也輕輕搖搖自己的身體。然後,我開始輕輕敲擊臉部穴道,也一邊想著把這些祝福送給後面的老公~(即使不發聲,只要緩緩吐氣,讓吐氣比吸氣時間長,有助於啟動副交感神經,平衡戰鬥的交感神經),幾輪之後,我就開始打呵欠了,這時候我知道,我的身體已經開始稍稍放鬆,我是不會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了。

此時,車子已經在開往醫院的路上,還好我們已經離鎮上很近,離醫院也不過就是十五分鐘的距離。我還很有禮貌的請教駕駛名字,還有主管的名字。駕駛也強調說,他當義務消防隊已經十幾年了,他的主管已經當了三十年了。好吧,這種很men的男人就跟我那也是挺固執的老公一樣,就讓他們在後面用男人的方式聊天吧~

後面還有兩招要分享~不過因為時差半夜起床的我已經沒力了,請各位讀者稍待續集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