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又要結束了,回顧這一週,我做了什麼呢?排了十五個收費個案,三個因為自己或家人身體有恙而改下週,所以剩下十二個收費個案,加上一個免費的公益個案,本週個案量十三個。分散在週一、週二、週四、週五。只是我常常一個人談大約一小時十分鐘,有的還會談到一個半小時,(雖然保險還是只付給我一個小時的錢,還有一家保險公司現在改成不管談四十五分鐘還是一小時都付一樣的錢),加上每個個案談完要寫記錄, 製作保險申請單。所以,十二個收費個案的工作總時數其實要至少二十個小時。
另外,這周大概又花約六個小時做行政,包括追蹤之前申請保險單的結果,因為我是個人工作室,所以還要自己當會計,登錄每筆收入在賬本上面,針對需要補上自負額的個案製作催繳賬單。這周行政時數中多一小時,是特別針對某個個案的保險次數申請,因為個案之前已經看某個診斷多年,到我手上,到我手上時保險公司給的晤談次數只有六次。我加上了創傷的雙重診斷,所以還要特別寫一頁的報告,簡單說明個案症狀,目前治療成效,未來治療方向,說服保險公司再多給我二十次晤談次數。
目前我手上簽約的保險公司有幾家通常會給二十次,之後需要寫報告申請更多次數,手上也有幾家保險公司因為是針對老年人跟重病,所以沒有限制次數,但這樣的保險給付只有大約百分之八十,自付額比較高,有時候個案會有第二個保險,而我有時候又要針對第一個保險給付之後,再申請第二個保險。
還有,每天去隔壁鎮上班,來回開車總共大約五十分鐘,這樣算算,這一周我大概花了三十個小時在心理師這個工作上。這大概也是跟我同一棟辦公室的其他諮商師的工作量。不過,很多美國全職心理師告訴我,他們一周大概排二十五到三十個個案,這樣才算是全職。
我花了兩年半,問自己到底每週可以看幾個個案。最後我自己的結論是,我的工作方式跟很多美國心理師不同,我不做簡單的「認知行為工作手冊治療法」,所以很難每小時排一個個案,一天排六個(這樣寫是因為認知行為治療其實博大精深,但被我稱為認知行為工作手冊治療法,就真的是照著工作手冊檢查個案家庭作業,然後提供心理教育還有聊聊天。於是就會發生個案到我手上增加新診斷的狀況,因為創傷這樣的診斷是比較複雜的,而治療燥鬱症憂鬱症焦慮症就比較有工作手冊可以 follow)。
雖然我們不同工但是同酬,我的工作時數長,收入卻只有他們的一半,我也就歡喜的自我接納吧~因為我是在做我覺得有意義而且是有幫助的事情。目前的我不想一周花五十個小時在單一的工作上。
剩下來的時間,週三我一定要去找這裡懂中西醫的乾媽乾爹吃中餐,順便偷偷學中醫。每週要花時間跟身體相處,每天要當老媽子照顧家庭(小兒子現在喜歡找我問數學跟英文作業,沒錯,我這個外國人在幫他改英文!),每週找時間寫部落格。還要抽空做翻譯賺外快存錢僱用插畫家,繼續製作雙語故事書 。還想繼續讀關於身體心理學的書。此外,每個月有一個週六上午做義工去社區復原中心,一邊勾毛線一邊跟這些媽媽奶奶們聊天,順便偷偷散播知識(偷偷做點治療)。還有,花時間推動這個社區的心理專業繼續教育(每年辦三次工作坊),這些加起來也都是很重要的工作與生活呢!(沒想到寫出來真是有一種滿滿滿的感覺~)
感謝老天爺,我目前的生活經濟壓力沒有這麼大,物質欲望也比較小(我開的二十年 Toyota 老車都比我個案的車舊),雖然沒有什麼退休金存款,只有一點焦慮也沒有太害怕。整體看來,我的生活比較能夠按照我自己的理想走,這是一種很深的幸福。
所以,想在羊年的年末寫下這篇週記,日後可以提醒自己現在做這樣決定的心情。
作者(版權所有):胡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