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調時差的時候,終於看了風起這部動畫。那陣子因為時差,晚上常做夢。有些夢還是重複夢境。有幾個夢境的主調,是讓我印象深刻的。
夢境一:是在大學裡的重複夢境。在生命中的不同時間點,都曾夢過回到高中或大學,不過,回頭看的時候,知道這二十年來,夢境情緒已經漸漸有些改變了。在這個夢裡,我選擇翹課陪一個對我來說重要又心存愧疚的男孩,等下課後,這個人重新回到朋友群中去打球的時候,我就自己展開探索校園的冒險,恩,是有點緊張卻又舒服的飛行在校園中不同建築裡外的 3D 探險。建築內部的裝潢上,還有不同國家的文字與圖像。等到我回到球場,朋友們就不見了,只有黑壓壓一群趕著要去上課的學生們
==> 醒來後,有種惆悵,卻也有種,恩,我的人生就是這樣的瞭然。
夢境二:是從小就有需要不斷逃跑的重複夢境,不過這次更清晰有了起因。原本只是安靜掃地做事情的我,突然被某個人認出來我不是他們的同類,然後,我就展開逃跑的過程。跑啊跑啊,每個時刻都專注在可以繼續往哪裡跑。
==> 半夢半醒之間,內在的解夢師恍然大悟,哎呦,去趟北京,果然,把內在從小很深的害怕給揪出來了,只是,小時候我不清楚為什麼我需要一直逃,現在我知道,內在連結到那種因為自己是異類就會被追殺排擠的個人與集體潛意識恐懼時,夢裡的我就不得不逃跑。
夢境三:在一個亞洲城市裡面,我看著比風起動畫中那華麗的義大利三層客機還要更華麗的三層金屬大客機起飛,可是,卻在飛到城市中心的時候就墜毀了。整個城市突然充滿了漫遊在街上的人們。人們沒有太多的恐慌,卻是在試圖逃開災難。我和家人快步走著,街上有著比人還大的兔子安靜地坐著。遇上一位想要加入我們團隊的女子,我卻得故意擺出權威刁難測試她。
==> 醒來還恍惚的時候,第一個頓悟就是,原來, 2016 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加上北京之行,讓我更清楚看見當今文明社會中的那架三層華麗客機。客機的墜毀,引起城市的失序,有趣的是,卻不像任何災難電影,沒有火光沒有尖叫,只有在路上往著不同方向行走的人們。而最後與那女子的互動,內在一方面驚訝原來我也可以這樣做,一方面也清楚知道,在這太平亂世,要清楚選擇同行的夥伴。
「風起」這個動畫讓我們看見,二次世界大戰 WWII前後,光是飛機設計工程就有著極大的跳躍。在那戰時歲月,人類確實因為不得不的生死存亡戰鬥動力,將人類累積數千年的文明以快速整合演進的方式,創造出讓人驚嘆的各種先進的機器。可是,戰爭所驅動的進步背後所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越了解創傷,就越清楚看到,人類過去百年在物質文明上的快速進步,背後有多大的創傷,也創造出多高的無形之牆,將我們與愛推開得更遠。
可同時,過去幾十年的和平,也讓好多人現在有資源可以去療傷,可以去改變。
很喜歡今天剛好讀到理書分享的,權威來到末路的時代。
是啊,風起,宮崎駿最後一部動畫作品,或許,也同時代表著一個新的開始。那股覺知的風,正徐徐吹來。我們這一代的任務時,怎麼讓世界不需要再回到生死存亡的狀態,也能夠用另一種方式連結在一起,在精神與文化層面上產生療癒與演進。
PS:做了這些夢之後,也開始讀哈克的《你的夢,你的力量》。上個週末,在丹佛遇到榮格的《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