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失落的愛與連結:豐收與失落系列(一)

人到中年,回首生命的旅程,還是會有很多複雜情緒冒上來。

今天是很值得感恩的一天,有時間與也有資源讓自己被好幾位朋友與助人工作者陪伴。

在臉書上主持的團體:成為創傷知情的大眾與教育者,每個月有一個主題,這個月的主題是:豐收與失落。

其實,原本有人提出的問題是,如何承接失落的創傷。雖然,這個主題好重要,可是啊,很多助人工作者都太急著想去幫別人承接失落的創傷。只是,能夠達到創傷等級的失落,等於是五級颱風或十級地震,有著讓人粉身碎骨的痛苦,這樣慘重的失落,並不是生命能夠輕易承接住的。

就從我自己的生命旅程來看,四歲時搬離阿公阿嬤的失落,應該是一個創傷等級的失落。重要的依附對象一夕之間就不見了,醒來就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這對四歲孩子來說如何能夠理解?

家中剩下的是工作更加繁忙的父親,更需要照顧的兩歲弟弟,身為單一照顧者更加焦慮的母親,那個四歲的小女孩,或許只能很番的嚎啕大哭,任性胡為發脾氣,然後,身體記得一種不被世界承接的感覺,從此,加入在學校的生死存亡遊戲。而失落帶來的憤怒與憂鬱,就此轉化為潛意識底層的非如此不可的執著。

或許有人會覺得上面的描述很誇張,拜託,每年有那麼多小孩搬家,一個四歲小孩哪裡來那麼多的感覺?老實說,多年以來,我也不知道那個四歲小女孩有這麼多感覺。一直要到四十歲以後,生命才累積了足夠的豐收與資源,才有辦法用自己的愛以及多年累積的連結,來回憶起身體內部記得的傷痛(我是沒有什麼視覺記憶的人,所以以上的記憶都是身體記憶,畫面不過是從我的身體記憶中去想像與推測出來的文字描述)。

面對失落,身體自然會恐懼,就像是嬰兒突然發現媽媽不理自己,就會用悲從中來(真的是從腹部發聲)的嚎啕大哭(整個胸腔共鳴)來求救,那是一種從腹部出發,帶動整個胸腔,直到腦門的驚滔駭浪。

依附系統的啟動,在心理學教科書中寫得很簡單,但這卻是充滿洪荒之力的奮力掙扎~

除了寬廣的天地與人交織出來的愛與連結,真的很難承接住~

(圖片摘自 Hidden Strengths 故事繪本)

P10_river of tears

 

 

4 關於 “承接失落的愛與連結:豐收與失落系列(一)” 的評論

  1. Peihong

    工作量因為這兩年來資深同事一一地離職一直增加,這幾個星期又有一個同事決定離職,每天接著一些她們留下來的業務,加上幫忙承辦同事與病人的送別會,跟女兒說好會努力準時回家的約定一再往後延。昨天明明已經進度落後,老闆也寄來一封催件信,快要下班了,聽到自己工作病人一直撞門被護士人員大聲制止(可憐的護士人員已經被吵一整天了),還是忍不住丟下工作去陪伴她,試了很多方式但她的顫抖跟眼神告訴我,她在她的焦慮恐慌裡出不來,只是她可以知道到我想幫她,最後她努力說出來的話是:這裡有很多好人。

    年紀大了,不像年輕時那樣單純地用力,很多時候帶進來了一種認份跟大環境的概念。在工作團隊上我從來不是領導的料,但是面對願意跟有同樣概念的護士與其他工作人員,我能做的是支持那些工作伙伴的認真,或許是一句謝謝,或許是一句傳達:該病人某天突然告訴我你是個很細心的人。怎麼樣承接失落或創傷,除了努力外,我們能做的也許是尊重那些創傷與失落的存在,那存在也許起伏不定也許固執根深,但也會偶爾打開窗口讓愛進去。

    回覆
  2. Peihong

    很有趣呢,小時候我也是跟奶媽住,我比較是視覺記憶的人,有一幕是一對夫婦來接我(應該是我爸媽)。但之後記得自己覺得沒人愛的感覺(爸媽超忙加上四個小孩),所以在學校超乖尋求老師的重視,那時覺得自己在學校是個寶,回家好像什麼都不是。

    回覆
  3. 引用通告: 無法被承接的失落:豐收與失落系列(二) | Peace Body Mind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