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上路前請學如何煞車:不能太快處理創傷記憶

近期又聽到有助人工作者直接帶領一次課程的學生直接使用視覺心像去回想與重新拜訪創傷事件。這讓我想要再次強調,我想推動 “創傷知情” ,是幫助更多人瞭解與辨認創傷壓力,但是,並不是想鼓勵大家知道自己身上有創傷壓力後,就覺得要快快跳進去面對創傷事件。

很多人都很希望幫助別人(或自己)快一點處理創傷記憶,覺得只要快快找到當初受創的事件,把故事說出來,處理完,就可以療癒創傷。這樣的方式,跟開車前不知道煞車在哪裡就上路,都很有可能會引起事故。

創傷的療癒第一階段是要確認求助者有能力穩定創傷壓力的相關症狀

創傷事件的身心程序記憶的再處理,是創傷療癒的第二階段,並不是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是要先陪伴求助者培養辨認身心失調,並進一步練習如何調節身心。這也是我在《聽故事開始療癒:創傷後的身心整合之旅》這本書的十個章節中,花了九個章節在強調的。

踩煞車轉方向,回到身心容納之窗當中,讓我們的身心體驗到有力量控制自己的成功經驗。

創傷壓力帶來的相關身心症狀的特點之一,就是失控。不管是腦中充滿過去的畫面與雜念,還是腸胃因為壓力而失控便秘或腹瀉,都讓我們活在一種開車失控的驚恐當中。

如果我們不知道要如何踩煞車轉方向,我們就很有可能會過度依賴各式各樣的外在物質或關係。這可能是酗酒用藥性交高潮,也可能是變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齣劇中的父母們,把生活重心完全放在操縱小孩身上。

在不知道如何踩煞車轉方向調節身心之前,引爆過去創傷記憶,就很有可能加重失控感,以及對這些外在物質或關係的依賴。

美國眾多實證研究支持的治療方式,都強調能夠重獲安全感的因應技巧訓練。

不管是從治療自傷與自殺而出名的辯證行為治療,還是創傷知情的上癮治療模式 Seeking Safety Model,這些治療方法的第一步,都是花時間在實際評估並訓練求助者的因應技巧。

在《聽故事開始療癒:創傷後的身心整合之旅》我給的故事就是,貓頭鷹老師能夠覺察到小白兔陷入過去創傷畫面,立即使用解凍 3-3-3 中的視覺技巧,專注在眼前的視覺畫面。而這樣的小技巧,只是眾多調節身心的因應技巧訓練的一小步。

越是深陷於身心失調諸多症狀的人,越需要身心因應技巧的反覆練習以及擴充。

沒錯,助人工作者不是陪著求助者做一次解凍 3-3-3 就夠了。可能要做三次五次甚至十次一百次。每次都可以有不一樣的變化。這次可能是找出三種顏色,下次可能是練習更清明地描述此時此刻的諸多視覺,然後每一次都要觀察自己身心狀態的變化。接著,再下次可能是探索觸覺,再再下次可能是不小心觸到內在地雷的時候,趕快再使用解凍 3-3-3 把自己拉回來。

然後,每次的練習,都可以使用主觀自我評量的方式,來幫助助人者與求助者做一些比較與觀察。例如,練習前,求助者主觀上覺得自己身上的緊張程度是 7 (以 10 分為最高緊張程度),練習完之後覺得自己身上的緊張程度是 4。這樣子助人者與求助者就能夠更以科學家的精神來好奇觀察,是什麼幫忙降低到 4,還有什麼是降不下來的?一定需要降下來嗎?說不定有些緊張對求助者此時此刻有什麼意義呢?

 

相關部落格文章:

推廣創傷知情:https://peacebodymind.net/2018/01/28/推廣創傷知情(trauma-informed)/

在逆境中掌握正向身心資源:https://peacebodymind.net/2015/07/24/在逆境中掌握正向身心資源/

從聽故事開始療癒購買連結:

張老師文化出版社網站🔗 http://www.lppc.com.tw/ch60/CH2/2818/MD/MD1092098.html

「從聽故事開始療癒」的電子書購買連結:HyReadUdn 讀書吧ReadMoo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5637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