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帶個案作放鬆呼吸練習沒有效?(多元文化觀點)

最近有機會提供台灣的助人工作者連線督導,討論臨床工作。很多人問我說,為什麼我帶個案作放鬆呼吸練習沒有效?

該怎麼說呢~我們先要理解,治療師 VS 個案,可以說是來自截然不同文化的兩種不同動物啊~不同文化的踩煞車方法,本來就不會一樣啊~

請問你或你身邊的助人者,過去一個月,有做以下任何一件事情嗎?

  • 熬夜通宵工作後,趕早場電影,帶著 3D 眼鏡享受影片中的高速戰鬥畫面
  • 一群人開轟趴,你自己一個人抽掉半包菸又喝掉半瓶威士忌
  • 整個晚上在夜店聽著電音舞曲跳到全身汗(順便跟某人回家瘋狂做愛)
  • 到海邊衝浪或者去河邊泛舟
  • 高速飆車
  • 去遊樂園玩雲霄飛車+自由落體+360 度大迴旋

你自己或你身邊的人,有常常做這些事情嗎?我想是沒有吧~

大多數的心理師或助人工作者,都有內向或高敏感的特質,換句話說,我們是溫和的小白兔與小綿羊。

講話輕輕柔柔的、走路優雅慢慢的,心平氣和等更慢動作的烏龜師傅(例如海寧格)沈思很久之後再說三句話(或著,有耐心聽胡嘉琪說話,你就已經慢過大眾平均數了)。

還可以每年抽空去參加坐著完全不說話 3-5 天的正念營。即便是開轟趴,也是點著精油,聽療癒銅鑼,或空靈的脈輪音樂。

當溫和的小白兔與小綿羊,邀請已經開快車失速的小土狼,做放鬆呼吸練習,

第一個要調整的就是跨文化的差異。

對於溫和的小白兔與小綿羊來說,3-5 秒鐘的失速自由落體,就可能會讓他們嚇到脫窗,因為這也是全新的跨文化經驗啊~這樣的換位思考之後,或許小白兔跟小綿羊可以理解到:

對從來沒有體驗過安全感隨時處於戰鬥逃跑狀態的小土狼來說,3-5 秒鐘的放鬆,可能就會讓他們的大腦感到驚恐與害怕,甚至身心脫離容納之窗。因為這是全新的跨文化經驗啊~

那如果心理師帶十分鐘趟在地上的放鬆冥想,這有可能就讓小土狼拔腿而跑,他們明白你就是外星人,再也不想理你了。

可以好好吐氣五秒鐘把肺部的氣吐乾淨一次,這需要非常信任眼前的人與環境。是的,可以把一口氣吐完,只有在到達安全的彼岸,再也沒有威脅的時候,才有可能。

於是,小土狼可以靜心三秒鐘,就是一個從地球登陸月球的一大步。

習慣超速行駛的大腦,隨時開著多重視窗(大腦一部份在想A,另一部份在看著B的回放重播,還有一部分在失速旋轉,然後,有一部分在瘋狂逃跑),腦中可以沒有雜訊三秒鐘,你知道這是多麽嚇人的經驗嗎?

卸去戰鬥的盔甲,只有在安全的地方才有可能,但如果身心從來沒有經驗過安全,那麼身體只記得,不論何時何地,我都需要帶著盔甲與刀劍。

Screen Shot 2018-12-27 at 11.52.00 AM

這樣一想,大家就知道,那個很有名的電影,無間道,裡面身為臥底黑道的梁朝偉,可以在治療師的辦公室裡面放鬆睡一小時,那根本就是,治療師自己不可能的幻想。

Screen Shot 2018-12-27 at 11.55.18 AM

在現實臨床情境中,在晤談過程中,如果治療師可以帶著個案,練習 5-6 秒吐氣並同時用力(例如擠著氣球),再慢慢吸氣。然後,做個兩遍後,感覺一下,現在身體的激發狀態有沒有從幾乎過度激發無法專心,但現在,至少可以能夠專心看一看環境。重新評估環境是否安全?

調節的練習,對很多個案來說,單位是 5 秒鐘, 10 秒鐘,30 秒鐘,進步到一分鐘。而不是五分鐘,十分鐘~

放鬆,對很多個案來說,可能就是,終於能夠完成,從左邊掃瞄到右邊,把心理師的辦公室看清楚了。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