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故事、與身體(二):心靈互聯網

隱喻運用在心理治療上為什麼有效?

王理書老師在當年的地震故事與兒童輔導進階訓練(九二一震災心理輔導種子培訓課程)中提到,隱喻故事可以減低案主的抗拒,直接和案主的潛意識溝通。理書老師當年是這樣說的:「接受隱喻的大腦屬於右腦,右腦不受平日的意識腦(即左腦,主語言邏輯分析)所決定,可以說是屬於潛意識的一部份。一個在聆聽故事的人,是同時使用他的左右半腦在聆聽。」

我想加上的是,隱喻同時包含類比的語言、身體感官知覺、視覺心像,所以,不止是左右腦的大腦皮層在聆聽隱喻故事,其實是包含從腦幹到情緒核心到皮質的這三層大腦全部都一起進入隱喻和故事的脈絡。

楊明磊老師當年咨商與輔導月刊上討論過關於隱喻技術在咨商中的應用。他指出,許多非口語行為本身就是個案表達隱喻的方式,例如,姿勢、動作、筆跡、穿著,甚至身心症狀,這些都是案主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在表達個人內在的世界。

所以,嘉琪老師在這邊用個比喻來說明隱喻在心理治療中的位置:

隱喻提供了心靈互聯網(心靈網際網路)。

bkncn-20160330081530723-0330_05011_001_01b

治療師需要懂得如何連上這個心靈互聯網,才有機會檢索到個案豐富的內在世界,包括個案的真正的困擾以及無窮的潛能資源~而當治療師協助個案自己產生對於內在狀態的隱喻,治療師就等於幫助個案自己連上心靈互聯網,意識與潛意識之間有了互動溝通的管導,個案可以自行回家繼續在網路上工作。

黃士鈞老師在他的博士論文中訪談了四個個案在接受心理咨詢時使用隱喻故事的經驗。黃士鈞老師歸納出隱喻能夠在治療中促進改變的關鍵,就是提供了一個「心理工作平台」,在這個心靈舞台上,隱喻幫助個案更深一層地覺察自己,同時,也為改變提供不同的觀察角度。

所以,好的隱喻或者好的隱喻故事,最重要的不是治療師要說出一個前所未聞的創意故事,也不見得是治療師要有最高等級的催眠訓練,可以無形中在隱喻故事中下暗示。

就我個人之見,隱喻故事中最重要的,是如前一篇所說的,是治療師和個案之間,透過彼此的信任感與好奇心,運用隱喻建立起心靈互聯網,讓個案內在原本已經被創傷而造成結構解離的分裂世界,開始建立初步的溝通管道(請參考複雜創傷與結構解離的相關書籍與文章,這裡有兩篇,第一篇是我自己用英文寫的,第二篇是香港朋友用中文寫的, 1, 2)。

讓我先在這裏拐彎說個故事~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春天上午,晤談室裡,嘉琪老師面對著兩位七十幾歲的老夫老妻。

坐在右邊的老太太哀怨地看著嘉琪老師,又生氣地看著她的先生,抱怨老先生每次都不回應自己說的話,然後跟嘉琪老師解釋說,她先生或許是因為過去的創傷,所以他不懂得如何接觸情緒,更不懂得表達情緒。在此同時,坐在左邊的老先生繼續沈默不語。透著百葉窗斜射進來的陽光,卻剛好和窗內凍結的氣氛形成對比。

burning-man-festival-adults-babies-love-aleksandr-milov-ukraine-thumb

老先生當年在軍中可是風光無限,在戰場上領有功勳,退伍後事業也非常成功。可是,此時,老先生肩膀緊縮,忐忑不安地看我一眼,彷彿像個坐在校長室等著被訓話的小男孩看著媽媽,等著媽媽幫自己說說話。

我對老先生點頭,微微一笑,隨即轉向老太太,用著穩定的語氣邀請老太太多說一點,老先生不說話怎麼影響到她?因為我知道,要先讓老太太的怒氣有個抒發的地方,而接招的人必須是身為咨詢師的我,而不是老先生。當火山稍稍冒出些蒸氣,抒發地底下的壓力之後,老太太七十幾歲的人生可不是白活的,也曾經接受過咨詢的她,過不了多久就能夠撥開生氣的煙霧,直接說出內心更底層的傷痛,老太太這麼多年來,一直覺得先生的沈默代表著先生根本就沒有看見她,也不在乎她。原來,這才是老太太心裡最在乎的啊~

把老太太內心的情結擺上檯面之後,就是轉頭對老先生開始工作的機會了~

我直接問老先生,你在乎她嗎?老先生用力地點點頭。

我閱讀著老先生身體語言傳達出來的隱喻,知道老先生的現在內心正是一片混亂。當我用話語反映出老先生內在的混亂讓他不知道該說什麼,該做什麼,老先生更是用力地點點頭,那個緊縮的肩膀,因為被了解而稍稍鬆開了一點點。於是,我在此時大膽的邀請老先生,想像一下,如果你可以用一個比喻來形容自己目前內心的混亂,你覺得會是什麼呢

同樣地,老先生七十幾的人生也不是白活的,原本話都說不出來的一個大人,這時候卻說出讓老太太震驚、讓我讚嘆的隱喻。老先生說,我覺得自己內在有一隻很大的惡龍,我必須要先殺死這隻龍

於是,我馬上接著用最溫柔的語調對老先生說,(其實也是同時說給老太太聽),原來,你一直在用沈默保護你的太太,當你不說話的時候,你其實一直都在跟內心的惡龍奮戰,所以這隻惡龍從來沒有機會出來傷害到她。你一直都是為了保護心愛的人,默默在與惡龍奮鬥的勇士~

當老先生再次一邊看著太太一邊點點頭的時候,老太太的眼中已經盈滿眼淚。老太太說,這是他們結婚四五十年來,她聽過最美的情話。

一個隱喻,引出跨越半世紀的愛~這就是隱喻的力量。

 

文字:胡嘉琪。照片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