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尋找復原力》

推薦文:雖然生命很難,我的心依然柔軟

推薦人:胡嘉琪諮商心理學博士,華人創傷知情推廣團隊召集人,美國(華盛頓州與愛達荷州)心理師

認識留佩萱,是從網路文字交流開始,後來在電話中,我們分享著生活在美國的不容易,以及在遠方關心台灣的各種複雜心情。每一次對話,佩萱總是讓我讚嘆著,這是個充滿學習力,又活得好真實的朋友啊!

於是,我好開心收到這份關於復原力的書稿,這個十月,我一邊閱讀著書稿,也一邊回頭整理自己。

人到中年,與自己同齡的人,都可以算是這個社會上的中生代了吧?中生代,感覺上應該是社會的中堅份子,我們好像更有面對逆境的復原力與勇氣了?真是如此嗎?

我誠實地看著自己與身邊的中生代們,我看到的是,或許,不再年少輕狂的我們,會不會已經太擅長於戴著面具去扮演有生產力的社會角色?

擁有社會資源與地位的中生代能夠看到,不管是離婚後再婚,離職後再換新工作,生病後復健身體,「站起來,再重新一次開始」,這背後包含著多大的痛苦與煎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包括我自己在內的中生代,內在其實有一部分很害怕跌到與失敗。但越是恐懼,我們就越有可能卡在失去生命活力的中年危機當中。於是,我們這群中生代好需要看見自己身上已經培養出的復原力,才能夠有勇氣面對生命中必然會來到的逆境!

閱讀佩萱的新書,我看見,中年的自己,雖然在面對過去幾個月排山倒海而來的世界危機時,還是會因為覺得承受不了而“逃跑”到閱讀小說的世界中,但這樣的“逃跑”也讓自己可以承接住比之前更沈重的諮商個案量。然後,同時間,我也不斷在練習佩萱書中寫道的,「重新去愛那位害怕失敗的內在小孩」!

而這樣練習陪伴自己的過程,是需要在關係中才能發生的,感謝跟我一起擺爛又一起不放棄的朋友們,我才能重新去愛那位害怕失敗的內在小孩。就如同佩萱在書的後半段提醒大家,復原力,來自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最後,我想到用首歌來總結我對這本書的推薦。「雖然生命很難,我的心仍然柔軟」,這是吳青峰新歌『柔軟』中的兩句歌詞。剛聽到的時候,覺淂這真是助人工作者的心情,助人工作者見證到這世間諸多創傷與苦難,但同時也繼續保持一顆柔軟的心。

這首歌的最後一句,「每天到底有多少人,死於心碎」?

我覺得答案就是,大多數人都不會輕易地死於心碎。MV 中,主角不斷向前走,最後,主角蹲下來之後,原地長出一顆生命之樹。

雖然當我們面對生命逆境時「那痛啊痛啊無以匹配」,但當我們有一顆柔軟的心,能擁抱自己內在的脆弱時,不管再痛,我們都擁有復原力!

《尋找復原力》書籍購買連結:

博客來:http://bit.ly/2INcNGi
誠品:http://bit.ly/3lLZcxh
金石堂:http://bit.ly/2UHJJ5v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