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ing 是當年 Eugene Gendlin 博士在一九五零年代,跟隨 Carl Rogers 在芝加哥大學唸博士班時,從觀察 Rogers 的諮詢晤談錄影帶中所整理出來的。
既然 Rogers 已經是人本主義個人中心心理治療的大師了,那為什麼有些個案來訪之後進步的快?有些進步的慢呢?當年,Gendlin 就是抱著這樣的好奇心,研究 Rogers 的錄影帶。也由此發現,雖然治療師本身提供的 Empathy (換位思考之同理心)很重要,同時,個案本身是否能夠往內自我觀照,也是另一個治療是否會有進展的重點。
治療中的轉化,發生在當我們能夠暫時放下對外的各種執著(可能是對外的生氣與指責,可能是對外的欲求不滿,或者,可能是對外的苦苦追求),轉而把念頭的焦點,放在好奇,陪伴,探索自己,細細地觀察著自己身上的感官知覺,了了分明的辨認自己內在的情緒感受,甚至,在搞不懂自己的狀況之下,也能繼續對自己說,沒關係,我知道,這複雜的內在,需要好多時間才能慢慢的釐清。
而個案能夠這麼放心的探索自己,就來自於治療師對來訪者所提供的真誠正向關注。這關注就像是徐徐的陽光,溫柔而堅定地,輕輕的將光送入來訪者的內心,讓來訪者願意啟動生命皆蘊含之成長力量,將這份光送入自己內在的陰暗之處。
這樣的過程,是如此的溫柔而非暴力。是如此的顯現出生命的豐富與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