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因應改變,從冰雪奇緣安娜身上學到的事

作者:胡嘉琪博士 copyright 2019-now,美國私人執業心理師 Chia-Chi Hu, Ph.D., Licensed Psychologist

這個耶誕假期,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樣看了 Frozen 2(冰雪奇緣 2)。雖然多數小朋友喜歡有魔法,衣服閃亮亮的姊姊 Elsa(艾莎),但感動很多青少年跟成人們的卻是妹妹 Anna(安娜)。

安娜這次的主題曲是:The next right thing (下一件對的事)。這首歌來自安娜面對逆境時從內在而生的力量。雖然發現了自己身為公主的幸運建築在先祖對他人的迫害,同時又失去姊姊與友伴,在全然孤單無助時,安娜唱著:

But a tiny voice, whisper in my mind (但在我心中,響起微小的聲音)

You are lost, hope is gone (你已經迷路了,希望也離你遠去)

But you must go on. And do the next right thing. (但,你要繼續下去,做下一件對的事情)

沒有魔法只有普通人能力的安娜,一直都是這部電影中最充滿愛的女孩。真正懂愛的安娜,能夠在面對黑暗時,用盡全力專心做下一件對的事情,最後接替姊姊成為女王。

Screen Shot 2019-12-27 at 3.33.26 PM

可惜的是電影本身受到諸多限制,無法把安娜變成王者的旅程更豐富而完整呈現出來。但我真心覺得,其實在兩個姐妹中,安娜才是注定要長久擔任女王重責的那個女孩啊!

因為從第一部電影開始,安娜就活在愛當中(超有安全依附關係的特質!),從不嫉妒姊姊的強大魔力,也從不自卑於自己的普通,擁有富足內在世界的安娜,在面對困境時不斷提供姊姊內在安定的力量。

換句話說,不受困於二元對立匱乏思維的安娜,擁有最大勇氣去採取行動來改正曾祖父犯的錯,即便知道這會損毀家園,但知道族人至少不會因此滅絕的安娜,願意去承擔做下一件對的事情所需要付的責任,這樣的安娜,真的好適合長久地擔任領導者呢!

Screen Shot 2019-12-27 at 12.39.45 PM

我們可以從安娜身上學習到

對於當前社會的種種亂象,越關心全球議題的年輕人也擔負著沈重的心理壓力,安娜唱的這首歌,似乎也帶給人一些鼓勵,讓我們願意張開眼睛去看見社會中存在的種種困難,又不會被諸多一時無解的難題擊潰心志。

是啊,這是最難的部分。當我們在感恩生命的豐盛時,如何同時看見人性的陰影,卻不會被憤怒吞蝕而變得憤世嫉俗(安娜可以生氣的說,祖父犯的錯誤又不是我的錯,為什麼現在變成是我的責任?我沒辦法去改變這麼大的問題,那就認命吧!),或者,當我們看見世界的不完美時,如何不被恐懼逼出各種敵視他人的防衛(這一切只是謊言,我是優越王國的公主,其他人的問題與我何干?把這些非我族類都毀了問題就解決了!)。

安娜的智慧就在於,她願意去看見過去歷史與當下現實的殘酷真相,又能夠擁抱不確定性,在當下這一刻腳踏實地,付諸行動:

I won’t look too far ahead, it’s too much to take

(我不想太多,因為我一時無法承受這麼多)

But break it down to this next breath, next step

(但我把難題拆解成眼前的下一次呼吸,下一步行動)

This next choice is the one I can make(以及,眼下我能做的下一個選擇)

安娜的智慧好重要,也剛好呼應到嘉琪上一篇的分享:「知情」之後,最重要的是選擇
可同時,這真的好難做到啊!走出迪士尼卡通,在真實人生中要明智做選擇跟採取下一步行動,其實是超級難的!而要把自己和孩子打造成安娜公主,不能只靠唱幾首歌。

做選擇與走下一步的難處:身心慣性的依賴與無力

這裡就讓我來自我揭露一下吧。小時候的我也是小公主,但不是安娜公主,而是個被寵壞的小公主。就跟現在許多少子化後的家庭一樣,一個小孩被好幾個大人寵著哄著,走路太遠累了要抱要背,連吃飯都常常要大人餵。這種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媽寶生活經驗加上我那火象星座的天性,給小小年紀的我一種可以像小猴王般撒潑無賴的理直氣壯,但這種理直氣壯的底下,卻也是一種攤在地上等待別人救援的無力與懶惰。
於是,即便是長大後,雖然在很多層面已經學習如何勤勉努力孜孜不倦的我,還是有一小部分的身心,慣性地想要滾在地上等人來幫我做選擇,來推著我張開口吃下口飯,做下一件對的事情。
這種身心的慣性,深深記憶在身體與大腦的最深處,不是用說說道理或突然頓悟就可以改變的!那我們該如何重新養育這隻內在的小潑猴,變成真正的安娜公主與王后呢?

用愛心耐心陪伴小潑猴

如果是面對兩三歲的小孩,就是身邊大人要能夠有夠寬廣的身心容納之窗(以及時間資源),讓這滾在地上的小潑猴,在大人的接納中可以哭累,例如,我知道你不想要收拾玩具,超級不想,超級生氣又難過,那你在這邊哭一下沒關係的。
然後,用溫和堅定的態度清楚表明大人的立場與家規:等你哭完之後,我們再來一起收拾玩具吧,我們家的規定就是沒有收拾玩具沒有甜點吃(沒錯,哭完之後,擦乾眼淚,重新拾起力氣,還是要甘願地做下一件對的事情,但對於小小孩來說,大人需要給出孩子可以負起的責任,以及相對應的協助),這中間沒有羞辱孩子的責罵或威脅(你怎麼這麼懶惰散漫!你這個不乖的孩子。你這個沒用的孩子!你不收玩具就當不成公主!你不收玩具等長大以後就等著去收垃圾…….這些都是責罵與威脅,不是溫和堅定!)
這個等待過程很重要喔。還記得電影中當安娜公主失去 Olaf 之後,先好好哭一場,睡一下,再一邊唱上面這首歌重新出發嗎?
做真正的王者,不是沒有眼淚,也不是像機器人一樣不會累。而是,哭過以後,累了可以休息,然後,才能擔起責任做出選擇,專心做眼前的下一件事情。
而如果是我們大人們自己內在有隻小潑猴呢?其實也是要按照一樣的程序,自己陪伴自己,或者找到好朋友來陪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走過上面的程序,好在身體與心靈中留下新的慣性。(PS: 小猴子偷懶撒潑,在地上滾著喊寫不出來,又逃跑去玩四天後,這篇文章終於接近完成了~)

素養教育:打造面對逆境的身心程序

108 課綱今年上路了。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重點就是素養教育。而素養就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應該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就本篇文章的話來說,就是希望下一代可以被教育成像安娜公主一樣,在面對生活中的巨大改變時,有因應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然而,這樣的素養教育需要長時間的累積,身體與心靈才能一次次體驗到,原來我有力量能夠對生活中各種情況做選擇並負責任,然後,可以在面對不確定性的當下,先專注在眼前的一次呼吸,然後,選擇做下一件對的事情,或在被困難淹沒的時候,可以允許自己好好哭鬧,好好調節身心,然後,休息過後又充滿力量地重新出發。
所以,當我看著從親子天下網站上找到的懶人包,我想到,要實施這個課綱會面臨到的最大挑戰,就是父母師長們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去挑戰自己放下過去的慣性思維與身心習慣?又能陪伴到可能本來不習慣為自己做選擇的青少年?
對我們這群從小習慣服從上級命令,背誦正確答案就可以一層層往上爬的父母師長來說,我們曾經有為自己打造學習計畫的經驗嗎?如果沒有,那我們如何去指導高中生?又或者,習慣有正確答案的我們所指導出來的計畫,會不會包裝精美(就是搜集各種認證、各種特殊專長獎項)?雖然,我不敢說我已經充分了解這個新課綱以及如何設計可以多達三分之一的選修課程,但下面是我目前兩個拋磚引玉的點子。
Screen Shot 2019-12-30 at 1.52.16 PM
選修課程或學習計畫

1. 失敗為成功之母(獨孤求敗修煉之旅):透過本課程或自學計畫,嘗試各種會遭遇挫折與失敗的事情,詳細觀察記錄其失敗過程,包括老師與學生一起觀察自己與他人面對失敗的各種身心反應?如何因應並調節這些身心反應?觀察嘗試後失敗跟擺爛後什麼也沒做之間有什麼差異?可以如何從失敗中繼續學習?

尋找失敗經驗之可能的範圍可以包括體育(打球比賽輸)、家政(做蛋糕垮掉)、修復小型舊電器(結果修不好),以及其他各種知識學科。

本課程或學習成果對申請哪些科系很有幫助?自然組跟社會組都很需要,例如,肯定需要面對醫不好人而感到挫敗甚至面對被家屬罵的醫科,到寫程式一直無法 debug 也可能會一直被客戶退回來的理工科,面對多重逆境的教育心理社工等人文科系,爬格子會一直被退稿的相關科系,以及除非一路念上研究所否則很難有工作的各種人文理科。

2. 逆境求生(培養復原力):課堂知識研習以及實務操作並重。逆境可以包括各種生活環境的惡劣狀況(為全球暖化的不同災難做準備),以及各種社會資源弱勢或人際高衝突所造成的逆境。

經費充裕的孩子可以上山下海,練習不管是在沙灘上還是機場的地板上都可以泰然自若睡覺或靜坐,體驗如何面對寒冬的冰雪、暴雨的山川、乾熱的沙漠。

實際在童年逆境中過活的孩子,可以用這堂課程好好演練如何面對每天生活的困境。而陪伴這些孩子的老師們,可以直接運用上課時間幫孩子,還可以直接把孩子培養出來的抗逆復原力做成課程學習成果報告。

本課程或學習成果對申請哪些科系或找工作有幫助?也是全部啊!

歡迎大家一起來反思內在匱乏的身心模式,《創傷比你以為的更普遍》線上音頻課程可至下面兩個平台購買:

泛科學院線上音頻課程

孜孜 ZiZi 線上聽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