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二十幾歲的你,
我知道你感到很困惑,明明沒人打你,但為什麼會有一種腹部被揍了一拳的感覺?你懷疑是你自己太敏感,你責備是你自己不夠好。今天,寫這封信給你,就是想陪陪你,一起來探索一下,發生了什麼?
你聽到一些閒言閒語,你也聽到有人親口對你說:「女人幹嘛這麼好強?這些事讓男人做就好了。」「你講話太強勢,其他女生都不敢跟你講話。」「你講話太撒嬌,讓人覺得有點假。」「你的出生年月日,你的名字筆畫都不是甚好,要不要考慮去改名字?」「學長說不能選你當社長,你男人緣太好。」「你都已經跟條件這麼好的男生交往了,為什麼還想跟另一個男生交往呢?」「女生為什麼要參加學生會或社會運動呢?」「女人不能太胖!」「女人不能太瘦!」「女人不能打扮得太花枝招展,自找麻煩!」「女人要懂得打扮,穿衣服要有女人味!」
不管這些話語如何來到你腦中,你回想的時候,只覺得好像被人打了一巴掌,臉上一陣熱,胸口一陣緊。莫名其妙地覺得自己很糟糕很挫敗,但同時,你也知道說這些話的人對你並不一定有惡意。於是,你拼命地告訴自己,這些不算什麼,不用在意。可越這麼努力,身體好像就更捲成一團,緊縮著打不開。
今天,我就想來跟你聊聊~
我知道聰明的你喜歡學習,可以先聽我說一個心理學概念嗎?
先讓我們來看看在多元文化諮商理論中的名詞:Microaggression,我暫時翻譯成 “微型攻擊”。要談這個概念,我們就要來看看美國諮商心理學領域中,對於 Microaggression 微型攻擊研究有卓越貢獻的華裔美國教授:Dr. Derald Wing Sue (德拉爾德·溫·蘇博士),2017 年美國心理師學會 APA 底下的諮商心理學分會 Div 17,頒給 Dr. Sue 蘇博士卓越貢獻獎,肯定他幾十年來對多元文化諮商領域的付出與貢獻。
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蘇博士,從小生長在白人居多的奧瑞岡州,於是,他親身體驗到身為少數族群,除了會受到多數族群的明顯排擠歧視、肢體或語言攻擊,也會受到日常微型攻擊。
Dr. Sue defines microaggressions as “brief, everyday exchanges that send denigrating messages to certain individuals because of their group membership". The persons making the comments may be otherwise well-intentioned and unaware of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heir words. 蘇博士對微型攻擊的定義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特定族群的人會接收到各種貶抑詆毀的訊息。而發出這些訊息的人有可能是善意的,也有可能根本不知道他們說的話對他人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例如,許多在美國土生土長,英文講得跟白人一樣好的少數民族,還是會常常被根本還不熟的同學同事劈頭問說,你是哪個國家來的?這中間就傳達了你不是白人就不是美國人這樣的假設,讓少數民族感受到一種永遠不會被接納的貶抑感。但問這個問題的人,可能完全不知道原來自己這樣問,會讓對方有如此感受,問這個問題的人,可能也從來沒有機會去檢視自己有多少潛在的刻板印象。
後來,微型攻擊的定義被衍伸到超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日常對話,也有可能包括來自主流團體的行為與行動,以及整體環境對弱勢族群散發出來的敵意、偏見、歧視與貶抑。以下是來自 Wikipedia 的定義:“Microaggression is a term used for brief and commonplace daily verbal, behavioural, or environmental indignities, whether intentional or unintentional, that communicate hostile, derogatory, or negative prejudicial slights and insults toward any group, particularly culturally marginalized groups.”
不知道聽到上面這段說明的你,聯想到什麼呢?
是啊,過去三千年的父權文化中,女性也是弱勢一族。於是,女性承受了主流文化當中許多的敵意、偏見、歧視與貶抑,甚至,這些訊息常常被包裹在 ”我是為你著想“ 的糖衣當中。某個充滿善意的男人或女人,好心地想要把這些訊息分享給妳。
你的眼睛看著他們臉上的好意,知道他們關心你,但同時,你的身體知道自己受到否定你存在的微型攻擊,於是你的心很糾結,很困惑!等到你想明白的時候,你的胸中一陣怒火,但也無處可發!因為你也知道對方不是故意的。
可是,經年累月地在這些微型攻擊的環繞下,有一部分的你開始感到好受傷,那一點一滴的傷,來自千百年文化的殘餘,也讓你的心,能夠感受著過去千百年所有女性受到的壓迫與迫害。這就是為什麼你覺得自己胃部好像被打了一拳,身體緊縮的原因!
在心理學的研究中,當人類受到其他人類的排擠時,即便這排擠是無意的,被排擠的人,腦部的疼痛訊息處理中心也會感受到疼痛。
而微型攻擊,再怎麼微小,日積月累之下,也會變成一根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引發駱駝的身心進入戰鬥、逃跑、凍結、癱軟壓力應激反應。
親愛的二十幾歲的你,
我們先不急著跳腳,不急著去打擊這種微型攻擊的文化,
雖然,改變是重要的,
但,過於匆忙地投入戰鬥,我們也會拋棄自己內在的傷痛。
甚至,變成用戰鬥來掩蓋難過,這樣就會讓我們的戰鬥失去清明的目標。
我想先好好地坐在這裡,靜靜地陪著你,
我們一起好好留一下眼淚,
溫柔地捧著受傷的心,
是的,女性的溫柔不是脆弱,而是最廣闊的大愛。
我們要先肯定自己身為女性的特點,
然後,從愛出發,我們一起找出能夠走的下一步。
作者:胡嘉琪,諮商心理博士,現於美國華盛頓州與愛達荷中執業
引用通告: 當我們同在一起,面對不完美的世界~ | Peace Body Mind
引用通告: 当我们同在一起,面对不完美的世界(Eng-简体版):(一)台湾经验之反思 | Peace Body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