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變野吧!Braving the Wilderness & Stitch

Braving the Wilderness 是美國暢銷作家 Dr. Brene Brown, 布芮尼.布朗博士 2017 年的新書:她的書至少有三本已經翻譯成繁體中文版(脆弱的力量/我已經夠好了/勇氣的力量)。

Braving the Wilderness ,如果暫時按照字義翻譯大概會是:進入荒野的勇氣。不過,我比較喜歡的是:讓我們一起變野吧!

變野,並不是回到彼此廝殺茹毛飲血的野蠻,而是,當我們已經被文明歸順了千百年,在角色扮演中,人跟人之間已經變得四分五裂。面對孤獨一生的危機,我們需要變得更真實,願意偶而變野,打破世俗的舊有習慣,用勇氣與真心來建立愛的連結。

這是最近我從聽有聲書 Braving the Wilderness 當中,深切體會到的。因為,我突然懂了,有一部分的我,從小就很野~(換句話說,就是我很沒有遵守禮教的本事。)

那個天剛亮就吵著爺爺帶我去爬山的三歲小屁孩~

那個週末自己一個人在國中操場的草皮上躺著看天空,然後在司令台上背書的小女生~

那個很開心可以假借什麼科展之名,不用坐在無聊北一女課堂上的高中生~

那個高中就讓老媽頭痛,不知道晚上幾點要回家的青少女~

那個在保守大學校園裡面,跟好幾個男生約會的妖豔賤貨(借用谷阿默的台詞,因為那個年代的精神,就是每個女生都要願得一心人,然後就死守到白頭)~

那個沒事會自言自語,發出奇怪聲音的怪阿姨(借用貓媽媽好友寫的爆笑部落格文章:當你有怪怪的好朋友)~

那個每次講課就在台上蹦蹦跳跳,偶而哈哈大笑,然後一屁股坐在桌子上的奇怪老師~

自己內在真實的野性,曾經給身邊的人帶來許多困擾。記得當年第一次看到這個充滿破壞力的外星小怪物,覺得,這簡直就是我內在某個部分的隱喻啊~(迪士尼電影:星際寶貝

stitch

星際寶貝是一個外星人科學家創造的怪物,他一個人逃到地球,不會游泳的他卻墜機在夏威夷,被當成一條狗,被 Lilo 跟她剛滿十九歲的姐姐領養。這對剛在車禍中失去雙親的姊妹,飽受創傷與生存壓力, Lilo 在學校是被列管的高風險充滿問題行為的兒童,被兒童保護的社工盯上了,Lilo 快要被帶走送進寄養家庭了。

就這樣,這對姊妹和星際寶貝展開一段一起尋找愛與連結來面對逆境的故事。 記得電影中讓我含淚的一段,是星際寶貝讀了地球的童書,開始對 “家” 有了概念,可是,星際寶貝也知道自己是僅存的唯一被科學家創造出來的怪物,星際寶貝突然覺得好孤單。這時候,在學校問題行為不斷的 Lilo,卻告訴星際寶貝,其實自己很了解到處搞破壞的星際寶貝,他們都一樣,都是因為失落與哀傷,才會有各種生氣搗亂的破壞行為(三分鐘 Youtube)。

上面這個 2002 年的迪士尼電影,卻和 2017 年布朗博士的新書,有一種奇妙的相對應。

布朗博士新書的全名是:Braving the Wilderness: The Quest for the Belonging and the Courage to Stand Alone (暫譯為:進入荒野的勇氣 — 對歸屬感的追尋,與獨立天地的勇氣)。

當我們失去歸屬感,就有一種被天地拋棄的孤絕感。

因為對於孤獨的害怕,我們可能寧願扮演一個自己不喜歡的角色,至少,這樣我們還可以留在這個我們不喜歡的舞台上。顯露野性被踢出舞台,聽起來就讓人恐懼至極啊~

於是,在人生舞台上,我們帶著面具過日子,我們順從地按照社會劇本走台步。

這樣好像比較不孤單,但同時,我們也還是沒有真正的歸屬感。

於是,布朗博士發現,原來,我們需要有走入荒野的勇氣。在荒野裡,需要我們真真實實的勇氣,去探索人性之間可以如何建立連結的可能性。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可能會像星際寶貝一樣,一個人孤單地在荒野中模仿著醜小鴨,對著老天爺說:I am lost ,我迷路了,誰來找到我?

但其實,星際寶貝的英文名字, Stitch,就是把東西連結起來修補起來的意思。以為自己生來搞破壞的星際寶貝,原來,最需要的就是愛與連結。

Screen Shot 2018-04-15 at 11.17.54 AM

人到中年的我,終於,內在的野性開始轉化成一種嘗試又能做自己,又能與人建立連結的勇氣。每次跟台灣嘗試建立連結,都是一次實驗與練習。

最近還是深深感覺到,四十歲以上跟我同年紀的許多台灣朋友們,都好需要走這一條 “讓我們一起變野” 的路。因為在我們兒童期與青春期,整個環境處在一種戒嚴保守的氛圍中,我們的身心記憶,充滿著被教條與規範所箝制的記憶。這讓四十歲以上的族群,跟三十歲以下的族群之間,有一種說不清楚的隔閡與距離。

可以一起變野嗎?找時間,一起當個中年的野孩子?

偶而,有點任性的讓自己出走一下午。

偶而,不管有沒有人看,隨意的手足舞蹈。

偶而,有點不禮貌的打斷一下虛偽的社交談話,問一些你真正關心的問題。

偶而,放下社交媒體的按讚,直接跟一個朋友說說電話。

偶而,不先問老闆期待什麼,問自己真心想做什麼。

偶而,找個時間,讓內在的 Stitch 出來野一回~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